如今大多數人,應該已經吃過利用凍幹機技術生産的凍幹果幹零食了,譬如凍幹榴蓮、凍幹草莓、凍幹菠蘿蜜等。
凍幹水果以其獨有的凍幹機技術保存了水果的形狀和原有的營養,除了水分,什麼都沒有流失,且凍幹水果遇水後會很快的複水,味道如同新鮮水果一樣,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
其實最早的凍幹技術并不是用來制作食物,而是應用于醫學科研與制藥行業,那麼凍幹機技術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
凍幹技術,起源于19世紀20年代,首先由俄羅斯的科學家在實驗室進行凍幹技術産品的小型試驗并大獲成功。
二戰期間,利用凍幹機技術把血漿脫水,達到輕便易攜帶的目的,需要則及時注入生理鹽水,便可把細胞激活,這樣便捷的血液保藏與運輸,經過适當方法,還原成鮮活血漿,輸給傷員,挽救無數将士的生命。二戰結束後,凍幹機技術被應用于醫藥、生物、航天、航空事業。
20世紀60年代,美國将應用該技術生産的凍幹食品作為宇航員的太空食品,使宇航員在太空工作期間食品的保鮮和營養問題得到根本解決,被俄羅斯、美國以及我國的航天領域所應用,因此也叫宇航凍幹技術。
20世紀70年代,随着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日本将凍幹機技術及其設備運用在在食品加工領域并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進入了工業化生産時代,主要用于醫藥、飲料、食品,以及對農副産品的低溫脫水幹燥。
1986年中國才引進凍幹機設備,打破了中國凍幹機技術設備為零的曆史空白并繼而運用食品工業中才有了近些年來異常火爆的凍幹果幹、凍幹咖啡、凍幹海參等。
我們之前提到過在歐洲凍幹市場,有5種創新食品配料,這些素食得到消費者的青睐,包括黑豆、紅薯丁、梅豆、甜菜丁、焦糖洋蔥。我們對凍幹技術的趨勢充滿信心。
其實凍幹技術,就是提供給消費者一種可持續、有營養的天然原料轉變,它可以延長食材的新鮮度,減少食物浪費,并且能有效保存産品的結構、風味和營養價值。
如今,我們對健康飲食的要求已經很顯著了,對于素食的需求在不斷增長,而食用凍幹技術可以很好的将食材的營養保留下來。
2020年受疫情影響,人們的消費模式也發生了變化,但是素食食品的趨勢沒有減弱。年前,很多餐飲店準備的食材會因為難以出售,導緻腐敗損失,而凍幹技術則可以延長新鮮食材的壽命,同時也能減少食材中營養的流失。